Tfh細胞衍生的IL-21在慢性病毒感染期間維持效應CD8+T細胞反應 |
發布時間:2024-09-26 11:14:05點擊次數: 作者:王勇 |
亮點:
1. scRNA-seq揭示了慢性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感染期間IL-21 + CD4+ T細胞之間的異質性;
2. CXCR6和CXCR5的差異表達定義了三種不同的CD4+ T細胞亞群;
3. 慢性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感染將CD4+ T細胞分化重新定向為記憶樣亞群;
4. Tfh衍生的IL-21是維持CD8+ T細胞的發育和病毒控制的關鍵。
盡管Tfh細胞在慢性病毒感染期間在維持CD8+T細胞和B細胞反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,但對于CD4+T細胞如何在持續感染的情況下,適應以維持抗病毒免疫力的認識仍不完全清楚。相比之下,我們對驅動CD8+T細胞“衰竭”的分子機制的理解正在變得越來越明確。這是一種分化過程,其特征是多個共抑制受體的上調、效應功能喪失以及最終的克隆缺失。最近的一些研究發現,耗竭的CD8+T細胞是非均質的,可以分為至少三個主要亞群,其中Ly108hiTCF-1hi祖細胞(Tpro)作為自我更新的前體群體,可以產生更多終末分化的PD-1hi耗竭細胞(Texh),或是CX3CR1hi效應細胞(Teff),從而在病毒控制中發揮關鍵作用。然而,盡管我們對慢性病毒感染期間CD8+T細胞分化的理解取得了以上進展,但我們對持續性抗原和炎癥對CD4+T細胞分化和功能的影響的了解仍然很少。
在急性病毒或細菌感染期間,或疫苗接種后,幼稚抗原特異性CD4+T細胞主要分化為1型T輔助細胞(Th1)或濾泡型T輔助細胞(Tfh)。它們的表達譜系分別定義為轉錄因子T-bet和Bcl-6。Th1細胞到達感染部位并分泌促炎性因子:IL-2、IFN-γ和TNF-α,這些細胞因子有助于CD8+T細胞和巨噬細胞的激活。
相比之下,Tfh細胞主要駐留在次級淋巴器官中,并為病原體特異性B細胞提供必要的幫助信號,以促進生殖中心(GC)反應、高親和力抗體的產生以及記憶B細胞和長壽命漿細胞的產生。Tfh細胞分化通常需要多個步驟,其中樹突狀細胞(DC)在早期Tfh細胞分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。Tfh細胞分化發生在T細胞區,在這里,DC遞呈的抗原和DC分泌的IL-6通過誘導Bcl-6表達和CXCR5的上調來促進早期Tfh細胞分化,這使得前Tfh細胞遷移到T-B邊界。在那里,前Tfh細胞通過ICOS)-ICOSL和CD40-CD40L途徑與抗原提呈B細胞相互作用,這是Tfh細胞完全成熟所需的。
慢性病毒感染的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CD4+T細胞的數量和質量。在沒有CD4+T細胞“幫助”的情況下,CD8+T細胞通常會發展為完全功能失調的狀態并失去遏制病毒的能力。盡管對慢性感染產生應答的CD4+T細胞會迅速失去產生效應細胞因子IL-2、TNF-α和IFN-γ的能力,但它們是否真的耗盡或功能失調仍不清楚。此外,最近的一些報告發現,CD4+T細胞也逐漸獲得表達IL-10和IL-21的能力,并且在感染淋巴細胞脈絡叢腦膜炎(LCMV)的持續性克隆13(Cl13)菌株期間,CD4+T細胞分化偏離Th1譜系并朝向Tfh樣亞群。這種向Tfh樣群體的轉變被認為是至關重要的,因為LCMV Cl13感染的病毒血癥期的消退主要取決于抗體的產生。這些發現共同表明,持續的抗原暴露可能驅動T輔助細胞區室內的功能性適應。
相呼應的是,研究者數據也表明,對持續感染作出反應的CD4+T細胞穩步增加IL-21的產生,這可能是CD4+T細胞維持CD8+T細胞反應同時限制病理性炎癥的保守機制。重要的是,最近的研究表明,細胞毒性Teff細胞的發展嚴重依賴于CD8+T細胞內在IL-21R信號傳導,并且CD4+T細胞是IL-21的主要來源,可驅動保護性Teff細胞的分化。
然而,目前尚不清楚特定的輔助細胞亞群是否對協調此過程至關重要。因此在本研究中進一步分析了病毒特異性CD4+T細胞的異質性,并發現Tfh細胞衍生的IL-21關鍵地維持了CD8+ Teff細胞的抗病毒功能。
參考文獻:
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immuni.2022.01.018. |
上一篇:組織中共刺激分子ICOS的參與促進CD8+組織常駐記憶T細胞的建立 下一篇:2024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! |